“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之三

日期:2023-06-27 01:27:27 栏目:即问即答 阅读:

(五)搭建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

建设机器人+”应用供需对接平台,开展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优势互补的供需对接活动。在成熟应用领域,遴选一批应用成效突出、具有较强影响力的标杆企业和典型场景,加强机器人高端产品供给,提升机器人应用深度和广度。在新兴应用和潜在需求领域,探索采用揭榜挂帅等方式征集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以需求牵引促进供给创新。发布机器人重点技术和产品推广目录,推广线上应用展示样板间。

四、强化机器人+”应用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

发挥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作用,建立多部门协同、央地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协同推进方阵,分行业、分领域成立由主管部门、行业组织、骨干企业、科研院所以及重点地区政府共同组成的联合工作组。加强对重点行业机器


人应用相关规章制度和伦理的研究,开展机器人应用常态化监测跟踪,推动构建适应各行业机器人应用特点的监管体系。

(二)完善政策支持

各相关部门、各地方将机器人应用推广作为科技创新、行业规划、产业政策重点方向,统筹政策、资金、资源予以支持,加大对机器人创新应用的投入力度。科技部门会同机器人发展应用部门联合推动国家科技计划创新成果转化,引导机器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人社部门会同机器人发展应用部门适时开展机器人对就业影响的评估,及时促进受影响劳动者转岗就业。鼓励央企、国企开放机器人应用场景,建立容错机制,支持企业首购首用。

(三)深化宣传交流

各地方、有关企业和行业组织要及时跟踪、总结、评估应用行动过程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经验,总结示范带动作用强、可复制可推广的有效做法,宣传应用好典型经验。依托各行业相关大会展会,加强机器人应用成果交流与展示。指导相关单位编写机器人+”应用年度报告,发布创新应用案例集。充分利用多双边合作机制,推进不同领域机器人产品和解决方案走出去,实现合作共赢。

(四)加强人才培养

培养引进机器人应用高端研发人才和标准化人才,加强人才国际交流,打造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鼓励机器人企业、


用户单位与普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职业院校等合作,共建人才实习实训基地,联合开展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提供更多就业渠道。组织细分行业机器人应用技能竞赛,发现和培养更多机器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我来作答

关于作者

151

提问

87万+

阅读量

0

回答

3百+

被赞

2百+

被踩